天宏注册

业务范围你的位置:天宏注册 > 业务范围 >

【边疆时空】李秀莲|《敕勒歌》中 “敕勒川、阴山下”地理位置考辨

发布日期:2024-08-22 10:25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

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

联合主办

图片

李秀莲

历史学博士,二级教授。齐齐哈尔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。燕山大学特聘教授,黑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“金源历史文化研究中心”主任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:“渤海、女真、满洲族源谱系关系研究”首席专家。主要从事宋辽金元及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。

摘 要:鲜卑人季春大会饶乐水,秋冬“阴山却霜”,已经暴露出《敕勒歌》中敕勒川、阴山下可能是南北两地。从秦汉至唐宋,不论是史籍载记,还是文人赋诗都佐证阴山是今医巫闾山;饶乐水在鲜卑故地,是鲜卑拓跋氏与库莫奚、柔然等部落攘夺之地。“饶乐”的完整读音为“袅罗个”,汉义黄、潢。《金史》记载泰州(黑龙江省泰来)附近有黄水与铁吕川,黄水即是今嫩江,黄水西铁吕川即是敕勒川。古代敕勒川在今嫩江以西,也是鲜卑故地。《敕勒歌》本为鲜卑语,是以鲜卑为核心、多族群大联盟的生活之歌,游牧生活写真。

关键词:《敕勒歌》;敕勒川;阴山;鲜卑;饶乐水

《敕勒歌》是家喻户晓的北族民歌,其中敕勒川、阴山下更是令人心驰的圣地,但敕勒川、阴山下的地理位置一直争论纷纭,先后有内蒙古大青山说、山西说、多地说与新疆天山说等。诸说虽能找到一些佐证,但顾此失彼,难以还原历史。本文将揭示出吟唱《敕勒歌》的族群部落从敕勒川到阴山下的北南游牧生活写真。

一、敕勒川、阴山下是一地,还是二地

研究者多把敕勒川、阴山下视为一地,在阴山下有敕勒川,找到阴山就找到敕勒川。按照这样的思路,林幹在《东胡史》一书中写道:“留在于已尼陂(即北海,近贝加尔湖)东部的数十万落(户)敕勒(高车)族人,在太武帝拓跋焘神二年(429)归附北魏,被迁徙至漠南阴山(今内蒙古阴山,俗称大青山)一带驻牧,因此这一带后来遂被称为'敕勒川’,并有一首《敕勒歌》流传于世。”林幹率先提出内蒙古大青山为阴山说。周建奇提出新疆“天山即阴山”说。他认为:“从《秘史》§188和279的记载看来,'川勒’似在乃蛮境内和畏兀地面,即今天我国新疆北部。伯希和(P·Pelliot)说:'川勒,于现在中国新疆的突厥语中尚指荒野或砂碛地方,今库车西边与吐鲁番之南,各有一山,名川勒塔克。’这两座名为

图片

的山,虽然都不可能是我们要找的敕勒川,但已离得不太远了。它就是《唐书·地理志》所载,隶属于北庭都护府的叱勒州,在准噶尔盆地南沿,天山北麓;州治在北庭的金满(今吉木萨尔北二十余里护堡子破城)与轮台(今乌鲁木齐稍东)之间。此州设在唐代,叱勒这个地名大概为其所原有。我以为敕勒川也当是在这里,而不可能在今天的内蒙古大青山下。”

在大青山—阴山说、天山—阴山说并存的同时,曹文心《〈敕勒歌〉的篇题、作者及产生年代》一文对二说提出质疑,根据《魏书·世祖纪》《魏书·高车传》《魏书·太宗纪》《魏书·高祖纪》等记载认为:“北朝时敕勒族分布于今天的内蒙古、宁夏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山东等省及自治区”。作者直指《敕勒歌》研究中的薄弱环节。确实,北朝时期,敕勒人已经分布多地,《敕勒歌》也应该广为流传,只是高欢与斛律金的组合赋予历史的特殊境遇,使得斛律金唱《敕勒》被记载下来,这样的历史记载充满了偶然性。可能有很多人唱过《敕勒歌》,但没有历史机遇,而无法得到记载。很遗憾,曹文心的质疑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。

陈玉林《论雁北在民族融合中的地位》一文又提出山西说,认为《敕勒歌》唱出的草原牧畜图,就是雁北的写真。

阴山地理位置的争论主要在内蒙古大青山与新疆天山之间。阿尔丁夫撰文与周建奇商榷,继续倡言大青山即是阴山。李树辉支持周建奇天山即阴山说,“'敕勒川’指中天山北麓东起今吉木萨尔县,西至乌苏市的湖泊沼泽,亦即汉唐所称之'翰海’(瀚海)'北海和王延德《西州使程记》所称'长广数千里’的'北廷川’;'阴山下’指天山脚下;'风吹草低见牛羊’正是对这一区域景色的描述。”

诸说争论中,已经暴露出彼此存在的缺陷,首先是忽略《敕勒歌》的文化特征,仅找到大山与草原毗连的地方,便认定阴山下与敕勒川同在,没有考虑到《敕勒歌》本为鲜卑语的文化特征。罗新说:“这首《敕勒歌》的歌词,如今已经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了。文学史研究者至今还在争论,斛律金是用的鲜卑语、汉语抑或是敕勒语。”《敕勒歌》本为鲜卑语是问题的症结所在。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大山与山川草原,大青山下有草原,天山北麓也有草原。有大山与草原不成问题,问题是有没有鲜卑语,敕勒川,阴山下必须在鲜卑文化圈内。其次,忽略《敕勒歌》文本分析。

其一,《敕勒歌》中“敕勒川,阴山下”,其语序表达的是两个地方。相反,元好问曾言“也到阴山敕勒川”,视“阴山敕勒川”为一地。《敕勒歌》创作于民间,字字珠玑,不会呻吟出敕勒川在阴山下的修辞语句。

其二,“敕勒川、阴山下”,若是一地,能看到“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”,看不到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。只有往返在敕勒川与阴山下的迁徙途中,才能看到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。

其三,斛律金与《敕勒歌》的关系没有厘清,《敕勒歌》是斛律金的生活写真。斛律金号曰“雁臣”,“秋朝京师,春还部落”。“雁臣”不是斛律金的个人行为,与斛律金“敕勒老公”并称的“鲜卑老公”厍狄干也是“雁臣”。据载,厍狄干,“因家朔方。……以家在寒乡,不宜毒暑,冬得入京师,夏归乡里”。厍狄干夏天归乡里,在朔方,在寒乡是避暑的需要,也是游牧人群逐水草而居,冬夏转换牧场的生活习性使然。所以说,《敕勒歌》中“敕勒川,阴山下”是两个地方。

二、“阴山却霜”诠释《敕勒歌》的游牧场景

《敕勒歌》吟唱的是游牧人群的生活,春夏与秋冬游走在不同的牧场。《敕勒歌》本为鲜卑语,说明与鲜卑人的关系密切。鲜卑人“阴山却霜”更精准地诠释了阴山下是秋冬牧场,敕勒川是春夏牧场。按游牧者春夏避暑、秋冬向温的需求判断,敕勒川在北,阴山在南。

(一)游牧生活中的“阴山却霜”

“阴山却霜”是鲜卑部落联盟者的生活,历史记载有限且混乱。《宋书·索虏传》记云:“其俗以四月祠天,六月末率大众至阴山,谓之却霜。阴山去平城六百里,深远饶树木,霜雪未尝释,盖欲以暖气却寒也。”这是研究“阴山却霜”的必用史料。还有研究者推断“'阴山却霜’之俗始于都平城以后”。从《敕勒歌》看,“阴山却霜”是鲜卑人及其联盟者的生活,东晋咸康四年(338)什翼犍即代王位后,“北有沙漠,南据阴山,众数十万”,鲜卑数十万人南据阴山已经开始“却霜”,或许《敕勒歌》已经发生了。

“阴山去平城六百里”可能有误,《宋书》记事出于南人,南人记载北族史事主要是道听途说,有历史的影子,但不完整,欠真实。“阴山却霜”是从北向南转移牧场,躲避霜雪。拓跋珪迁都平城,平城不需要躲避霜雪,更不需要六月末躲避霜雪。《资治通鉴》东晋安帝隆安二年十二月条称:“魏之旧俗,孟夏祀天及东庙,季夏帅众却霜于阴山,孟秋祀天于西郊。至是,始依仿古制,定郊庙朝飨礼乐,然惟孟夏祀天亲行,其余多有司摄事。”

东晋安帝隆安二年,即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(398),北魏道武帝迁都平城,“阴山却霜”已是旧俗,不在皇帝“亲行”范围。所以说,平城时代,鲜卑人的“阴山却霜”已经废止。所谓平城与阴山相距六百里,可能说的是盛乐与阴山的距离。

鲜卑人大联盟游走在阴山与敕勒川之间,从阴山下到敕勒川是鲜卑文化圈。胡三省注《资治通鉴》有云:“洪迈曰:'斛律金唱《敕律歌》,本鲜卑语。按《古乐府》有其辞曰:……’余谓此后人妄为之耳。敕勒与鲜卑殊种,斛律金出于敕勒,故使之作《敕勒歌》,若高欢则习鲜卑之俗者也。”“此后人妄为”否定《敕勒歌》本鲜卑语,应该终止。斛律金唱《敕勒歌》就一定是敕勒人,过于武断。敕勒与鲜卑是否殊种不论,但他们可以形成联盟关系。脍炙人口的民间歌曲,在联盟部落中传唱是可能的。

(二)北宋使辽诗文记载的阴山

拓跋氏虽屡屡巡幸阴山,但因史料记载简略,阴山的地理位置难以确定。阴山地理位置在契丹人的历史中逐渐显露出来,一方面,“阴山贵种”《阴山七骑图》《阴山杂录》(又称《虏廷杂录》)均涉及契丹人的起源传说,虽不能因此确定阴山的具体位置,但至少可以说,与契丹起源相关的阴山不是内蒙古的大青山、新疆的天山与山西等地。另一方面,北宋使臣出使契丹的诗文也透露出阴山的地理位置。

宋仁宗至和二年(辽清宁元年,1055),刘敞出使契丹,把阴山写入诗文的信息比较丰富,有助于判断阴山的地理位置。《阴山》诗写道:“阴山天下险,鸟道上棱层。抱石千年树,悬崖万丈冰。……”诗文描写阴山的特点是层峰、鸟道、险峻,山上有“千年树”。再看刘敞《寿山》诗云:“白隰见层峰,巉岩倚碧空。上多千岁木,下有百年翁。栎社不材永,东陵非义终。吾闻仁且寿,故在太平中。”寿山的特点是层峰怪石,“上多千岁木”,与《阴山》诗描述相似,由此可见,诗人笔下的寿山与阴山可能是合一的;“寿山”上还有“东陵”,“栎社不材永,东陵非义终”是有“典故”的诗句。“东陵”指让国皇帝耶律倍,太祖阿保机死,次子耶律德光即位。长子耶律倍失国,浮海适唐,后被李从珂弑杀,可谓不义而终。“时年三十八。有一僧为收瘗之。……后太宗改葬于医巫闾山,谥曰文武元皇王。世宗即位,谥让国皇帝,陵曰显陵”。因其陵在医巫闾山东侧,曰东陵。刘敞诗云“东陵非义终”即指此。

刘敞《阴山女歌》又提到阴山“西陵松柏墨色浓。按《辽史》记载,察哥叛乱,世宗被弑。“葬于显州西山,陵曰显陵”。耶律倍与其子世宗同葬显陵,分处东西。辽显州为显陵的奉陵邑,在医巫闾山东南,今辽宁省北镇县境内。显陵在医巫闾山南部,刘敞称此山为阴山。

继刘敞之后,王安石于嘉祐八年(辽清宁九年,1063)秋冬出使辽国,曾赋诗《阴山画虎图》。有研究者认为《阴山画虎图》是王安石的题画诗。张涤云认为,《阴山画虎图》反映的是王安石亲历之事,为实景赋诗。张涤云对《阴山画虎图》分析入理,拨正了“题画之作”说的错误,但由于对契丹四季捺钵的历史文化认识不足,张氏错过了对《阴山画虎图》进行时空定位的机会。

王安石的《阴山画虎图》云:“阴山健儿鞭控急,走势能追北风及。逶迤一虎出马前,白羽横穿更人立。回旗倒戟四边动,抽矢当前放蹄入。……”这是时间与空间统一的历史事件的记录,其真实性毋庸置疑。契丹人春猎鱼雁,夏清暑,秋冬狩猎,射虎多在秋冬。按《辽史》记载,辽道宗清宁九年(1063)冬十月戊辰朔,“幸兴王寺……是月,驻跸藕丝淀”。王安石出使契丹,在藕丝淀朝觐辽朝皇帝,藕丝淀与医巫闾山毗连,在山的西侧。所谓阴山射虎就发生在医巫闾山,医巫闾山常有老虎出没。《辽史》记载:辽咸雍元年(1065),“九月乙亥,驻跸藕丝淀……冬十月丁亥朔,幸医巫闾山。己亥,皇太后射获虎,大宴群臣,令各赋诗。”王安石《阴山画虎图》佐证了宋人称医巫闾山即是阴山。

宋朝使者把医巫闾山当作阴山,医巫闾山西侧的藕丝淀是契丹人“坐冬”的地方,藕丝淀“坐冬”是对鲜卑人“阴山却霜”的继承。《辽史》记载:“冬捺钵:曰广平淀……东西二十余里,南北十余里。地甚坦夷,四望皆沙碛,木多榆柳。其地饶沙,冬月稍暖,牙帐多于此坐冬,与北、南大臣会议国事,时出校猎讲武,兼受南宋及诸国礼贡。”据傅乐焕先生考证,广平淀即藕丝淀,“藕丝淀实契丹本名,广平淀则其译称也”。契丹人“坐冬”与鲜卑“阴山却霜”的地理位置比较一致,时间有一定差异,鲜卑人六月末“阴山却霜”,契丹人九十月份才进入“坐冬”地。

(三)“不教胡马度阴山”的地望之疑

唐诗中屡屡出现阴山,诗人笔下的阴山或被置于内蒙古,或被置于新疆。据研究者统计,“《全唐诗》及其补编里有五十余首诗与内蒙阴山直接相关”。诗人笔下的阴山,或是意象表达,或是纪实书写。王昌龄《出塞·一》云:“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该诗在诗坛的盛誉不必多言,仅说诗中“龙城”“阴山”构成了相制约的信息链,二者相互制约,有助于阴山地理位置的确定。

研究者多认定“不教胡马度阴山”之阴山是指内蒙古中部山系,以致“龙城飞将”“万里长征”均在主观阐释中,消解了诗人的苦楚与悲鸣。“龙城”,指的是唐代的营州,今辽宁朝阳。营州,北魏太平真君五年(444)置,治所在龙城。隋改柳城,唐再改营州,开元后平卢节度使治此。营州东三五百里就是医巫闾山,宋朝使者称之为阴山,唐朝诗人王昌龄所言“阴山”也可能是医巫闾山。当然,诗文是文学创作,很难断言虚实,恰好有五代时期的史料能给予“龙城”“阴山”以补证。

桑维翰《论安重荣讨契丹疏》有言:“契丹控弦玉塞,跃马龙城,直度阴山,径绝大漠。”桑维翰(899—947),唐庄宗时进士,石敬瑭引为掌书记。他的奏疏直言契丹“跃马龙城,直度阴山”,这是史事陈述。龙城、阴山均在契丹境内,而且地域相毗连。

唐宋诗人、五代士人所言阴山若是医巫闾山,应该在辽东与辽西之间。清人萧雄《西疆杂述诗》亦言:“天山至此,亦名阴山。如长春子过沙陀抵阴山,岑参轮台歌'三军大呼阴山动’,皆谓此处一带非《汉书·匈奴传》辽东外之阴山也。”不管天山是不是阴山,清朝人知道有一座阴山在辽东之外是关键,按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记载:“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,习骑射,北破林胡、楼烦,筑长城,自代并阴山。”同书《秦始皇本纪》亦云:“地东至海暨朝鲜,西至临洮、羌中,南至北向户,北据河为塞,并阴山至辽东。”

从秦汉到辽代,有一座阴山(今医巫闾山)界于辽东辽西之间。回望王昌龄《出塞·一》,逐渐看清他写的史事: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,是说秦朝仅有明月照山河,汉朝开始设置关隘,经营辽东辽西;“万里长征人未还”,是有针对性的书写,“征”是《春秋》笔法,天子出征。隋唐与高句丽的“辽东之役”,不论是隋炀帝,还是唐太宗,都是天子亲征,可谓“万里长征”。辽东之役亡殁将士万千,“人未还”句在斥责战争的苦难;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”,都说是千古名句,但“名”在哪里,没有确指。这首诗应该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际,龙城与阴山之间有一幕历史被人为封尘。朝廷为掩盖安史之乱真相,笔削资料,后人难以知晓历史真相,但当时人很明晰,王昌龄在《出塞·一》诗文中就说出这件事。

安史之乱爆发的导火线是同罗部首领阿布思被杀。天宝元年(742),阿布思及其同罗部脱离后东突厥汗国,从漠北归唐。唐玄宗赏识阿布思,恩赏有加,阿布思及其同罗部被辗转安置在营州附近。屯驻营州的阿布思与以营州起家的安禄山构怨,安禄山陷害阿布思迫使其叛逃漠北。天宝“十三(754)载三月,(程)千里献俘(阿布思等)于勤政楼”。“禄山闻擒阿布思,始入朝观衅,三月,帝杀阿布思,始归范阳,明年十一月遂反”。安禄山借刀杀害阿布思,回过头来又收编阿布思的同罗部,并蛊惑阿布思旧部仇恨杀害阿布思的唐玄宗及朝廷,这样,阿布思旧部反势汹汹,从营州(龙城)到阴山(医巫闾山)酝酿了安史叛乱的导火线,同罗兵从营州出走,越过阴山(医巫闾山)进入范阳,成为安禄山反叛的主力。“龙城飞将”被指阿布思,“胡马度阴山”隐喻安史之乱的爆发。

以阴山隐喻安史叛乱,无独有偶。岑参《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》诗云:“阴山烽火灭,剑水羽书稀。”阴山与剑水相对,阴山指代反叛的同罗兵,剑水指的是回纥兵。天宝九载(750),回纥可汗磨延啜初占剑水流域,剑水,又称剑河。《磨延啜碑》记载:“二月十四日,我们作战于剑河……”据杨富学研究,“翌年(751),磨延啜再度越剑河而西击黠戛斯,从而将势力初步扩张于剑河流域”。

阴山烽火灭,指的是安史之乱平息,朝廷向回纥求援的十万火急的“羽书”稀少了。此外,“四边伐鼓雪海涌,三军大呼阴山动”“侧闻阴山胡儿语,西头热海水如煮”。“阴山动”“阴山胡儿语”均暗指安史叛军中的同罗兵,这个阴山是营州龙城东的医巫闾山。从秦汉至唐宋,医巫闾山一直被中原史籍记作阴山,《敕勒歌》中阴山指的是今医巫闾山。

三、敕勒川与鲜卑季春大会饶乐水

《敕勒歌》中“阴山下”基本确定在今医巫闾山,或附近。阴山是鲜卑“却霜”之地,一定在南,相对而言,敕勒川应该在北,是春夏游牧之地。据记载,鲜卑人季春大会饶乐水,饶乐水应该与敕勒川有关联。

鲜卑人生活中有“阴山却霜”之俗,每年六月末来阴山“却霜”。来阴山之前,春夏之际,鲜卑人应该在敕勒川。

《后汉书·乌桓鲜卑传》记载:“鲜卑者,……唯婚姻先髡头,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,饮宴毕,然后配合。”唐李贤注:“(饶乐)水在今营州北。”

又《三国志·魏志·鲜卑传》裴注:“魏书曰:鲜卑亦东胡之余也……其地东接辽水、西当西城(域),常以季春大会作乐水上,嫁女取妇,髡发饮宴。”

季春大会,实际上是以鲜卑人为中心的部落联盟大会,联姻婚配的大会,“嫁女娶妇”在饶乐水。饶乐水、作乐水属于同音异写。研究者多认为饶乐水即今西拉木伦河。西拉木伦河在阴山之西,二者纬度相当,没有必要六月末从西拉木伦河转徙到阴山避霜雪。因此,饶乐水(作乐水)不是西拉木伦河。

饶乐水又写作弱洛水、弱水等,相关的历史事件能实证其地理位置。《魏书·库莫奚传》载:“登国三年(388年),太祖(拓跋珪)亲自出讨,至弱洛水南,大破之(库莫奚),获其四部落。”《新唐书·北狄·奚传》记载:“奚亦东胡种,为匈奴所破,保乌丸山。……元魏时自号库真(莫)奚,居鲜卑故地。”库莫奚居鲜卑故地,在弱洛水流域。鲜卑人季春大会于饶乐水,也就是弱洛水,且称“鲜卑故地”。鲜卑故地在鲜卑山附近,今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“祝文”的发现已经给鲜卑山确定坐标。初步判断,弱洛水也应该在嘎仙洞附近。

弱洛水,本鲜卑故地,拓跋氏不肯轻易放弃,对于占据弱洛水者极尽驱赶。先把盘踞于弱洛水的库莫奚驱逐、迁徙。又以此为根据地,肃清高车的潜在侵夺。《北史·高车传》记载:登国五年(390)春,北魏太武帝征鹿浑海西北百余里的高车,“复度弱洛水,西行至鹿浑海,停驾简轻骑,西北行百余里,袭破之,虏获生口、马牛羊二十余万”。

太武帝拓跋珪为守护“故地”,征讨、迁徙库莫奚,打击高车大联盟,不料蠕蠕(柔然)趁机而入,占据弱洛水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记载:柔然部帅社仑时“号为强盛”。“社仑远遁漠北,侵高车,深入其地,遂并诸部,凶势益振。北徙弱洛水,始立军法”。

有研究者称柔然立王庭于弱洛水,并置弱洛水为今蒙古国土拉河。弱洛水确定在土拉河,只顾及“社仑远遁漠北”的相关记载,缺乏综合考量。一是弱洛水是“鲜卑故地”,土拉河不是鲜卑故地;二是库莫奚也曾驻牧弱洛水地带,不会在土拉河;三是蠕蠕占据弱洛水,应该是冬季居住之地。北魏崔浩曾言:“夫蠕蠕者,旧是国家北边叛隶。……夏则散众放畜,秋肥乃聚,背寒向温,南来寇抄。”按此,六月末,鲜卑人离开故地,到阴山“却霜”,秋冬时节,蠕蠕从漠北来到“鲜卑故地”。

对于蠕蠕进驻鲜卑故地,太祖道武帝与世祖等都曾发兵驱逐。登国六年(391)冬十月戊戌,“北征蠕蠕,追破之于大碛南商山下”。登国九年(394)冬十月,“蠕蠕部社仑等率部落人西走”。始光元年(424)八月,“蠕蠕率六万骑入云中,杀掠吏民,攻陷盛乐宫。……冬十有二月,遣平阳王长孙翰等,讨蠕蠕。车驾次祚山,蠕蠕北遁。诸军追之,大获而还”。

蠕蠕占据鲜卑故地,是拓跋魏征讨蠕蠕的主要原因。蠕蠕盘踞弱洛水,“弱洛”与蠕蠕是同音异写,因蠕蠕部落而名水“弱洛”。张博泉认为,“弱水当即弱洛水,系鲜卑语,义为黄水。此弱水是与大鲜卑先世有关的弱水,水在北方极远地方。此弱水也是夫余、肃慎北之弱水。指今结雅河(精奇里江)流入黑龙江后皆称弱水”。

弱洛水亦称弱水,实是《契丹国志》所言“袅罗个”的省音,汉义为黄水是正确的。弱水在夫余之北也有历史记载,但不是结雅河(精奇里江),而是今嫩江。夫余之北有弱水,即今嫩江。

《后汉书·夫余传》载:“夫余国,在玄菟北千里。南与高句丽,东与挹娄,西与鲜卑接,北有弱水。地方二千里,本濊地也。”

《三国志·魏志·夫余传》载:“夫余在长城之北……北有弱水。”

《晋书·东夷列传·夫余国》载:“夫余国在玄菟北千余里,南接鲜卑,北有弱水”。

夫余国北界在扶余城(今吉林农安)以北,有弱水,弱水以北是北夫余旧地。《魏书·豆莫娄传》记载:“豆莫娄国,在勿吉国北千里,去洛六千里,旧北扶余也。”“旧北夫余”即橐离国旧地。橐离国,后来史籍又称豆莫娄,大莫卢、达末娄等。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,高丽灭其国,遗人度那河,因居之。”达末娄是北夫余遗裔,夫余亡国后,渡过那河回到故地,达末娄所渡那河即是弱水,那河又称难河等。

弱水,又译写为那河、难河等,嫩江古名“复文”很多。《元史》作“恼沫链”“猱河”“纳兀河”“那江”等。《蒙古秘史》作“纳浯沐列”,汉译注“河名”。余大钧注:“纳语河——又作'难水’'那河’'桃温水’'恼木连’'猱河’'纳兀河’'那兀河’等。今嫩江。”《明一统志》作“脑温河”。《满洲源流考》“嫩江”条按语:“嫩江,在齐齐哈尔城西五里,古名难水,亦曰那河,源出内兴安岭……入混同江。明时称脑温,又称诺尼,音有缓急不同耳。”林惠祥认为:“l,n,r三字母的声,在有些民族是分别清楚的(如英语),但在别的民族便有混淆不清的,如美洲印第安人”。弱水、那河就是r、n音混淆不清的例证。弱水、那河等完整发音是袅罗个,按金毓黻所言,“袅罗个之音,近于如洛环,乐铙,即古之铙乐水,其义为黄,即潢河所由得名”。陈乃雄总结道:“契丹语中称潢水为袅罗箇没里。潢水即黄水。《契丹国志》谓袅罗箇没里又名女古没里,故知'黄’在契丹语里读作'袅罗箇’或'女古’,两者为同一词之异译。而《辽史》中又明确记载契丹语称'金’曰'女古’,则知'黄’和'金’在契丹语中实属同音”。

饶乐水、作乐水、弱洛水、弱水等是民族语言发音的汉字译写,异音、省音、音节脱落问题明显,比较完整的读音是袅罗个。袅罗个记载于《契丹国志》,袅罗个被视作契丹语,实际上应该是鲜卑语,汉义“黄”或“金”。《金史》记载泰州附近有黄水,且有铁吕川。天辅六年(1122)四月,蒲家奴“袭毗室部于铁吕川,为敌所败。还会察剌兵,追至黄水北,大破之”。在《金史》中,毗室,又写作脾室。“天辅元年,杲以兵一万攻泰州,下金山县,女固、脾室四部及渤海人皆来降,遂克泰州”。天辅元年(1117)太祖弟斜也(杲)攻取泰州,驻牧于泰州附近的女固、脾室等部落归降,六年后,脾室(毗室)又反叛,先在铁吕川争战,又追击到黄水北。泰州、铁吕川、黄水相毗连,泰州,今黑龙江省泰来县,东距离嫩江不足百里。泰州在铁吕川,铁吕川与黄水毗连,黄水必是嫩江,古称弱水、弱洛水、饶乐水等。铁吕川,因铁骊而名,也就是敕勒川。

四、柔然之南有敕勒国

就敕勒川地望来看,研究者比较普遍地认为,敕勒即是铁勒,又称高车。敕勒、铁勒、丁零、高车有联系,也有区别,其中原委一言难尽。仅言敕勒,有记载在柔然之南。北魏永兴二年(410),柔然可汗社仑死,部落立社仑弟斛律为可汗,斛律称到敕勒国就接近柔然了。
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:晋义熙七年(魏永兴三年,411)七月,斛律与北燕冯跋联姻,以三千匹马为聘礼迎娶北燕王冯跋的女儿乐浪公主。义熙十年(魏神瑞元年,414)五月,北燕冯跋又要聘娶斛律女,柔然贵族内讧,斛律可汗举家亡命北燕。“斛律至和龙,燕王跋赐斛律爵上谷侯,馆之辽东,待以客礼,纳其女为昭仪。斛律上书请还其国,跋曰:'今弃国万里,又无内应,若以重兵相送,则馈运难继,兵少则不足成功,如何可还?’斛律固请,曰:'不烦重兵,愿给三百骑,送至敕勒,国人必欣然来迎。’跋乃遣单于前辅万陵帅骑三百送之。陵惮远役,至黑山,杀斛律而还。”《资治通鉴》把斛律亡命辽东、又请归国以及被杀记载在同一时间是不合理的。《晋书》记载:“时三月不雨,至于夏五月。斛律上书请还塞北。”斛律执意要还塞北,主要是辽东酷暑难捱,所以,斛律归国的时间可能是次年(415)五月。

斛律提到“送至敕勒,国人必欣然来迎”,有研究者认为斛律氏属于敕勒,而将斛律可汗置于敕勒。斛律氏是否是敕勒暂且不论,斛律是社仑之弟,曾是柔然可汗,不可能是敕勒国人。这里提到敕勒,是说敕勒与柔然毗邻,只要到敕勒国,柔然人就能来迎接他。斛律在黑山被杀,黑山已是柔然地界。魏神䴥二年(429)四月,魏太武帝决意征讨蠕蠕,“车驾出东道向黑山,平阳王长孙翰从西道向大娥山,同会贼庭”。柔然汗庭在黑山与大娥山之间,黑山在柔然境内,敕勒国当在黑山之南。黑山,从鲜卑到契丹的历史中都有记载,黑山地理位置的确定有助于柔然、敕勒地理位置的确定,但黑山问题很复杂,有待专文研究。

敕勒国本橐离国,橐离国源于丁零,黑龙江省龙江县曾出土“丁零率善佰长”印,是曹魏时期颁发给今嫩江流域的丁零人的官印。丁零,又称狄历,本东胡,为匈奴冒顿所破,四分五裂。一部分被匈奴驱赶西迁,这部分后来称铁勒;另一部分从辽东向北迁徙,其中第一部分人到鲜卑山下,成为鲜卑联盟的组成部分。第二部分人迁徙到北海(贝加尔湖),称丁零,苏武北海牧羊,被丁零人盗窃。第三部分驻足今嫩江流域,称橐离,又有索离、大莫卢、达末娄等称谓,这是文献有明确记载的称谓,还有未明确的称谓是敕勒。地名敕勒川,仅存在于《敕勒歌》中,《金史》称之“铁吕川”,在今嫩江流域。

从敕勒川到阴山下是北方游牧人群生活的画卷,也是民族融合的画卷。至六世纪初,蠕蠕可汗阿那瓌与北魏交好、和亲,“镇卫北蕃,击侮朔表,遂使阴山息警,弱水无尘,刊迹狼山,铭功瀚海”。阴山息警,指柔然不再侵扰阴山魏境。弱水无尘,指拓跋氏也不再征伐弱洛水的柔然。弱水即是今嫩江,嫩江之西即是古代的敕勒川。

【注】文章原载于《北方论丛》2023年第3期。为方便手机阅读,注释及参考文献从略。

责编:李静

声 明

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天宏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